唐朝是一个历史上极为开明且独立的时期,社会相对宽松,男女都有较大的自由空间。而在这一时期,唐朝的公主们同样展现了非凡的个性和胆识,她们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挑战传统的婚姻观念,甚至不惧于三婚四嫁。
其中,不乏那些勇敢、坚强的女性,她们的婚姻生活充满了波折与曲折,令人感叹不已。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唐朝那些经历了三次婚姻的公主们,了解她们为何改嫁,以及她们最终的婚姻是否带来了幸福。
定安公主
定安公主,唐中宗李显的亲生女儿,虽未被记载其生母身份,但可以确定她并非韦皇后的子女。她的异母妹妹,便是那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安乐公主——一个颇具野心的女人,曾立下要当皇太女的誓言。
定安公主的父亲李显,在继位后未能长期保持权位。李显原为唐高宗李治的太子,但在父亲去世后,他只做了不到两个月的皇帝便被武则天废除,之后被贬至房州。经过一段时间的权力争斗,武则天最终将李显接回京城,重新立为太子。就在李显第二次成为太子之时,定安公主嫁给了世家子王同皎。关于这段婚姻的选择,史书没有明确说明是李显还是武则天的决定,但可以推测,王同皎支持李家皇室,坚决站在反武派的一方。
展开剩余80%在神龙元年,武则天病重,李家的一些忠臣趁机逼宫,支持李显复位。王同皎作为其中的重要人物,带领羽林军亲自进宫,与李显会面,鼓励他在危急时刻站出来,迎接恢复帝位的机会。李显顺利复位后,王同皎被封为琅琊郡公。然而,李显复位后并未如王同皎所期望那般大肆报复武家,而是选择拉拢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这让王同皎等人感到极为失望。他们密谋暗杀武三思,但最终因计划泄露而失败,王同皎被李显下令处死。
定安公主成为寡妇后,李显为她选定了第二任驸马——韦皇后的族弟韦濯。当时,李显偏宠韦皇后,甚至让她干政,定安公主的第二段婚姻看似一帆风顺。然而,李显很快去世,太平公主和李隆基联合起来,发动宫廷政变,诛杀了韦皇后和她的亲信,韦濯也因此丧命。定安公主再次成为寡妇。
此后,李隆基登基,再次为定安公主选驸马。她最终嫁给了出自名门的博陵崔氏的崔铣。这段婚姻持续了20多年,直到定安公主在开元二十一年去世。去世后的定安公主与第一任丈夫王同皎的合葬问题引发了一场风波。定安公主的儿子王繇要求母亲与父亲合葬,但定安公主的第三任丈夫崔铣坚决反对。最终,唐玄宗听从了夏侯铦的建议,命定安公主葬于父亲的定陵,而崔铣则在百年后与她合葬。
定安公主的一生充满了波动和复杂的宫廷斗争,但她的第三段婚姻可算是最为安定的。如果她可以选择,也许会选择长伴崔铣。
齐国公主
齐国公主在史书上的记载较为简略,甚至没有详细描述她的生活轨迹。她的封号最初是兴信公主,后改封为齐国公主。她的婚姻经历了三次:第一任丈夫是张垍,第二任是裴颍,第三任则是杨敷。尽管齐国公主的第三任丈夫并未留下太多历史记录,但她与第一个丈夫张垍的关系则较为有趣。
张垍是著名宰相张说的儿子,自己也是一位小有名气的诗人。唐玄宗十分宠爱他,还时常赠送珍宝,并笑称这些珍宝是“岳父送给女婿的”,并非天子赐予学士。张垍的生活中,安禄山也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他与安禄山成了朋友,但在李白的劝告下,他最终选择疏远了安禄山。尽管如此,安史之乱爆发时,张垍依然选择了站在安禄山一方,甚至成为了安禄山的宰相,最终死于叛乱之中。
面对丈夫的叛国行为,齐国公主很快选择了再婚。她的第二任丈夫裴颍以及第三任丈夫杨敷并未像张垍那样留下显赫的历史地位,因此我们难以得知他们与齐国公主的感情究竟如何,以及他们的结局如何。
宁国公主
宁国公主的命运可谓是命运多舛。她是唐朝首位与外国和亲的真公主,也是唐朝第一个亲生女儿作为和亲对象的例子。她的父亲唐肃宗在安史之乱爆发后,迫切需要回纥的帮助,便决定派出自己的亲生女儿,宁国公主,去和亲。
宁国公主虽然命运悲惨,但她在回纥的生活中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丈夫回纥可汗死后,宁国公主被要求殉葬,但她拒绝了这一要求,坚决维护唐朝的礼法和自己作为公主的尊严。为了表示尊重,她按照回纥的习俗割破了脸。最终,回纥也只能尊重她的意愿,不再强迫她殉葬。宁国公主最终得以返回唐朝,受到父亲的热烈欢迎。
总结
唐朝是一个女性相对自由、社会宽容的时代,许多公主都敢于挑战传统,经历了多次婚姻。在唐朝之前,宫廷内外的女性往往因为婚姻失去了自由,但在唐朝,女子再婚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安史之乱之后,唐朝宫廷内的变化也让公主们的婚姻生活变得更加复杂。
唐朝的这些公主,既有令人同情的遭遇,也有值得敬佩的勇气。她们的婚姻虽经历多次波折,却也不乏令人感动的坚持。历史的长河中,唐朝的这些三婚公主们依然是那个时代女性力量的象征。
发布于:天津市互联网股票配资,杠杆炒股官网,配资平台查询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