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持仓大致上是股债各占50%,权益方面,大致结构如下:
主动基金20%+中概及港股科技12%+宽基指数增强5%+科技成长5%+红利策略5%+海外权益3%。
今年以来,中概及港股科技回报最好,主动基金和宽基指数增强次之,科技成长、红利策略和海外权益略微拖了点后腿。
这个结构总体上没有调整必要,但如果中概和港股出现较大幅度回撤,可能会适当增加其投资占比。
01 去年9.24以来,中概及港股科技的上涨最为健康
我整理了去年9.24以来与持仓相关的各指数涨幅与估值涨幅对比,详见下表。
(数据来源:WIND)
截至7月14日,中证全指、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恒生科技、港股通科技和中国互联网50的涨幅分别是35.23%、25.05%、33.95%、44.60%、43.55%、42.86%、61.13%和30.21%,它们的估值(PE-TTM)涨幅分别是33.22%、21.18%、50.59%、36.45%、39.78%、-8.45%、-9.78%和-2.86%。
A股指数的估值上涨幅度除中证500外均略小于指数涨幅,也就是说,这些指数的上涨大部分系估值上涨推动,业绩驱动上涨的因素占比较小;而中证500的估值涨幅大幅高于指数涨幅,说明它的上涨全部靠估值上涨驱动,期间业绩应该还有一定程度的下滑。
恒生科技、港股通科技和中国互联网50则不同。指数分别上涨42.86%、61.13%和30.21%的同时,估值还分别下降了8.45%、9.78%和2.86%。恒生科技的PE-TTM,由去年9.23的21.77倍下降到19.93倍;港股通科技由23.72倍下降到21.40倍;中国互联网50由17.82倍下降到17.31倍。
恒生科技、港股通科技和中国互联网50的上涨显然全部是由业绩上涨所推动的,估值在这期间不涨反跌,指数这样的上涨才是最健康的。如果估值跟着一起上涨,形成“戴维斯双击”,它们的行情更值得期待。
之所以坚持要出现较大跌幅才考虑增加中概和港股科技的比重,是因为主动基金中有相当一部分也配置了港股,这样算来中概和港股科技的比重其实也不低了。港股流动性的相当部分来自海外,它们受影响的因素更多、波动更大,还是保守一些为好。
02 只在宽基指数增强内部做一些调整
我之前的宽基指数增强只是按指数规模进行了配置,即沪深300指数40%+中证500指数30%+中证1000指数30%。
今年5月14日,我在《创业板可能率先走牛?》一文中指出,创业板一季度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升,在所有A股宽基指数中增幅最大;在建工程和固定资产投资出现拐点也预示创业板可能进入产能扩张周期。
我于5月14日当天进行了今年以来第一次调仓,将沪深300指数的40%拿出10%“分给”创业板,宽基指数增强变成了“沪深300指数30%+中证500指数30%+中证1000指数30%+创业板指10%”的组合。
最近几天整理指数估值时发现,A股宽基指数中,创业板指PE-TTM和PB的十年分位都在20%出头的明显低估位置,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的PE-TTM已经来到72.41%、71.04%和59.88%这样“并不便宜”的十年分位点。
(数据来源:WIND)
鉴于当前经济处于弱复苏周期,盈利恢复增长尚待时日,因此“不便宜”并不意味着需要止盈,依然可以继续持有,静待复苏周期到来。但宽基指数增强组合中,创业板指从估值角度的性价比是更高的。
我用PB除以PE-TTM测算出来的各指数净资产收益率(ROE)走势也显示出,创业板指的ROE最高,而且与其他指数ROE尚在下行的走势不同,创业板指的ROE走势已经走平并略有开始翘头的迹象。
(数据来源:WIND)
因此,我打算在宽基指数增强组合中增加创业板指的比重,将沪深300、中证500和中证1000各调减5%,调增到创业板指上面,这样就形成了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和创业板指各占25%的格局,并于昨日(7月15日)执行了这一调仓方案。
因为整个指数增强在全部投资中的比重并不高,这样的调仓力度其实很小,对整个投资收益的影响也微乎其微。调仓的意义,更多体现为知行合一吧。
03 维持7-8月二季报集中发布期间股市继续震荡的观点
周一(7月14日)公布了两个利好市场的重要数据(金融信贷数据于盘后发布):
一是6月份出口同比增长5.8%,进口增长1.1%,均好于市场预期。
二是6月社融4.2万亿元,远高于市场预期,同比多增9000亿元,存量增速8.9%;M1更是增长了4.6%,比上个月提升了2.3%,可以说是非常的强劲,月度增加了5万亿,是5年来的最高值。
周二(7月15日)继续迎来好消息,上半年GDP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4%,二季度增长5.2%;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40元,同比名义增长5.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4%;中国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8%,预期增5.5%,前值增5.8%;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4.8%。
在这样的利好刺激下,周二股市高开低走,中证全指最终微跌0.20%;上证指数下跌0.42%,收于3505.00,堪堪守住了3500点。
(数据来源:Choice)
这个走势其实是更为健康的。此前中证全指已经连涨三周,继续强攻将会消耗太多多方动能,毕竟“洗洗更健康”嘛。
从前面的利好数据可以推测,上市公司二季报业绩应该会有所改善,而市场之前的上涨已经定价了一些预期,但能多大程度上消化主要宽基指数目前“并不便宜”的估值,需要进一步观察。
因此,维持二季报公布期间A股继续震荡的观点。如果年底沪指能够站稳3500点并有所上涨,其实也很不错了,涨得太快并不是什么好事。
互联网股票配资,杠杆炒股官网,配资平台查询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